許多人常聽到〝濕地〞,
卻不甚了解濕地,
根據國際拉姆薩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為:
「濕地是指沼澤(marsh)、泥沼地(fen)、
泥煤地(peatland)、或水域所構成地區,
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
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和,
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6公尺者。」
如北部有:
淡水河紅樹林濕地、關渡濕地、蘭陽溪口濕地......
中部有:
高美濕地、七家灣溪濕地、大南湖濕地......
南部有:
七股鹽田濕地、布袋鹽田濕地、四草濕地......
東部有:
馬太鞍濕地、花蓮溪口濕地、卑南溪口濕地......
濕地具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
天然濕地更具有多種不同的功能,
可調節洪流、
涵養水源、
淨化水質、
供生物棲地與食物來源、
產生能源還有經濟效益...等等,
(資料來源參考:台灣濕地網)
有個機會,
我們來到花蓮光復鄉,
參觀了馬太鞍濕地。
馬太鞍濕地
屬於內陸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
面積廣達12公頃,
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世代漁耕之地,
過去曾經長滿樹豆,
阿美族語稱樹豆為〝vataan〞,
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
樹豆是阿美族文化的吉祥物,
隨身攜帶到處播種,
是阿美族人主要的傳統食物來源。
行程的安排,
是從光復糖廠租騎〝卡打車〞到馬太鞍濕地,
遼闊的花東地區,
視野超佳,
遠山、近水、小徑、田園......
都一一入幕,
很悠閒的旅途,
步調慢了,
人也輕鬆自在了。
〝巴拉告Palakaw〞
是這片濕地曾經有過的歷史風華,
所謂〝巴拉告Palakaw〞,
就是「在池塘裡做一個魚的家」,
這是阿美族人在這片濕地上發展出的......
特殊生態捕魚方法。
馬太鞍濕地內有很多是私人土地,
附近也有一個農場,
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內,
有步道、平台、觀景台..可觀察濕地。
一趟知性之旅,
增加對濕地的認知,
從此,
〝馬太鞍濕地〞不再只是個名稱而已,
至少,
我們對它已有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